close

鞋+綠.jpg    成英姝(知名作家) 

節能減碳、綠色有機生活的呼籲以及風潮,已經發生相當長的時間了,但人類這種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動物,是這兩年因為能源緊縮以及氣候異變的程度(與其說因此導致毀滅性的颶風、海嘯或者火山爆發,不如說造成股票永恆地下跌,人類只覺得自己會因為這個理由而死光),才突然開始全面性地面對這個問題。減碳綠色生活變成一種很普遍、大規模的口號,而不再是少數杞人憂天的環保鬥士和信奉新時代(new age)的嬉皮所著迷的、有點神經質的事情,成為多數人參與的流行現象。在這樣值得廣泛注意的情形下,跳出了多層面的幾個思維:意識形態、技術性問題,以及工業革命以來頭一次可能會稍具規模地被思考的、挑戰人類文明進程的逆向生活態度。

《都會客的綠色冒險》是一本超級好笑的書,這本書因為太好笑了,產生一種離奇的效果,它讓讀這本書的人覺得幽默這種東西,是用來面對徹底拒絕石油、非人艱苦的生活的最好辦法,並且幻想自己也有這種高度智慧的神奇幽默感。有時候我都懷疑,我愛這本書,與其說是希望讀這本書的人分享、學習、積極加入減碳綠色生活,不如說更希望人們體會這種無與倫比的幽默和自嘲的工夫(當中包含了機智、想像力、寬大和勇氣)。

道格.范恩用他有點瘋狂(……「有點」?)的綠色生活真人實證,提供了讀者許多我們自以為知道,但其實我們完全不知道的、關於人類目前面臨的能源、環境、汙染、某些環保生活的假象問題的知識(當然,無論如何,實戰經驗的技術傳授是最珍貴的),但我認為光靠這樣來喚起人類的良心,這本書不足以打動讀者對綠色生活產生興趣,這本好笑又可愛的書能感動人的理由是,人生其實一直都存在著一種追尋,只有在那樣的情境中,我們才感受到活得有意義,覺得我們是抱持著豐盛滿足與自信驕傲地活著。

想來這有點諷刺,過去人類用和土地最緊密的互動關係過最原始的生活,從未因為這樣而有辦法活得下去就欣喜若狂,可是在依賴科技兩個世紀以後,還原到不用石化能源而能開車以及有熱水用和有東西吃,就能帶來「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的成就感。我相信生活態度由兩樣東西支撐起來,一個是信仰,一個是欲望。所謂的信仰,是你的生命、行事所相信、堅持、依據的原則和信念,而欲望則是一種終極的對滿足的追求(視各人價值觀而定),這兩者構成了生活的意義。

這些年日本也很流行「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放棄城市的文明生活,跑到偏遠的山上、鄉下自己蓋房子、種菜,過以物易物的簡單生活,有介紹過這種生活的人的電視節目,還有各式各樣專門的雜誌。很奇怪的是,那種生活情調和《都會客的綠色冒險》很不相同,我想說的就是,並非所有原始的、簡約的有機綠色生活,都是「同一種生活」,看起來出發點有相似性,但在當事人的生命建立的核心意義不能畫上等號。

原始生活有一種封閉性,人類文明的飛馳進程來自於活動範圍變大,經濟體系變得複雜,自給自足這種回頭路,是一種朝封閉性內縮的走向,然而人類這種群體動物所需要的精神滿足,建築在與他人的互動成就(彼此交換錢、尊敬、愛或者信任)上,《都會客的綠色冒險》不是一種梭羅式的生活,它帶給人的那種愉悅的溫暖和興奮感,來自一個開放的心靈。它也不是逃避社會、憤世嫉俗,不是出於對現代文明當中的不義的憎恨(儘管鄙夷多少是有的,否則也不會書中到處看到范恩譏諷布希),而是一種天真爛漫,雖然字裡行間盡是令人捧腹大笑,但認真地想,你以為在那樣去掉半條命的自討苦吃,極容易就會產生「其實沒多大意義」的放棄念頭的情境,到底是什麼了不起的神聖堅持,讓他不曾想過打退堂鼓?如果是你我,可能有這種蠻勇嗎?

看到最後,與其說讓我熱愛綠色生活,不如說,我也想要那份讓人又哭又笑的付出換來的感動,生命中不是那麼容易能體會到一種純粹的美,它誕生自一種單純的生活,卻不是侷限的生活。

arrow
arrow

    智園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