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的年輕人,多半富有合作精神、精通先進科技、品牌意識強烈、對過時的企業經營模式感到厭棄。相較於過去大家所崇拜的成功企業,這些人所孕育出的新品種企業將呈現完全不同的面貌,採取完全不同的運作方式,而且往往懷抱清楚的社會使命,摒棄傳統的階層組織,並努力讓工作變成是一件有意義又好玩的事。這些新一代的企業,究竟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以下是他們的幾大特點。
富有合作精神
說到創業,獨行俠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會選擇單打獨鬥,而會尋找一個或更多個夥伴來一起打拚。合作的夥伴可能是朋友、大學同學、教授、父母,也可能是另一半。新一代創業家知道自己的侷限,因此會尋找能夠跟自己互補的人來當創業夥伴或投資夥伴。很多時候,他們也會在過程中了解到合夥的陷阱。在公司成長壯大的過程中,他們會持續展現高度的合作精神,並透過以社群為基礎的創新工具來開發新產品、新服務,以招攬人才,建立社交人脈和客戶群。
勇於嘗試新科技
根據皮悠網路與美國生活研究機構(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所做的調查,80後使用網路的時間,比老一輩的人明顯高出許多,而且佔了所有網路使用者的三成。
高科技的使用,雖然是80後不同於其他世代的重要特點,但各位可別以為這些人所開設的公司都屬於網路企業喔。當然,80後所創辦的產業,有一些在幾年前的確是不存在的,譬如幫 Facebook 或 iPhone 開發應用程式的公司。但是,進軍傳統產業的新一代創業家仍所在多有,只不過,他們通常會給自己的公司注入高科技的元素。科技,不僅是開發新產品和新服務的重要觸媒,也是新一代企業家在百家爭鳴的市場上能獨樹一格的關鍵因素。
改變遊戲規則
新一代的創業家,很喜歡從傳統或過時的商業模式(及其背後的假設)中尋找漏洞,進而改變遊戲規則。譬如將尖端科技引進傳統產業,給對手來個迎頭痛擊,或要求合作夥伴採用新的資訊分享系統或成功案例。他們勇於質疑現狀且大膽實驗,譬如革新供應鏈、改造古老的家族企業、創造出新作法將傳統的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新的利基市場;這些作法雖然打破了傳統產業的秩序,卻也注入新的活力。
市場嗅覺敏銳
就滿足80後的需求而言,同一輩創業家可說是佔盡了上風。美國80後的人口,總共有七七○○萬美元之多,這不但是市場的一塊大餅,而且很有經濟能力。這群人的年收入高達二一一○億美元,且其中有一七二○億美元是用在消費上,他們的消費習慣和前幾個世代有著天壤之別。新一代的企業有的鎖定大學生,為他們提供搬家、倉儲、洗衣和家事清潔等服務;有的建立起新的網路社群;有的是針對年輕人的喜好發展品牌;有的則是把個人理財或網路交友之類的產業更加個人化。甚至,有越來越多人在創業時,就抱持不排斥將來把公司賣掉的想法。
喜好建立品牌
新一代創業家曉得如何建立品牌,從為公司命名,到行銷、販售和製造自家的產品或服務,在在都可以看出,品牌建立是他們創造差異化優勢的重要手段。鮮明的品牌形象,讓他們能更快、更廣地滲透市場,創造出全國性的行銷熱潮,進而吸引大企業想要與之建立合作關係甚至加以收購。由於80後多半具備強烈的品牌意識,使得同一輩的創業家在搶佔這塊極重要的市場時更佔優勢。
懷抱社會使命
80後也具備了強烈的社會正義感。由圓錐體公司(Cone, Inc.)和安普創見(Amp Insights)所做的一項研究指出,在受訪的一千八百名、年紀在十三到二十五歲之間的年輕人當中,有六一%覺得自己有責任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七五%則希望能在擁有同樣想法的企業裡工作。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在二○○五年發表報告指出,剛進入該校就讀的大一新生是二十五年來最具公民意識的一代,其中有八六%都參與過某種形式的志工服務。不可否認,有許多人擔任志工並非完全出於自願,有些人是因為父母有強烈的社會道德意識,有些人是因為這樣做才能高中畢業,有些則是為了讓學經歷看起來比較漂亮,儘管如此,志願工作的精神似乎已深植於80後的思潮裡。有很多80後的企業主一創業就立志要回饋社會,而不是要等到公司賺錢後才開始。在他們的努力下,營利組織和非營利組織之間的界線變得日益模糊,但這也是這些公司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關鍵。
革新工作環境
80後所創辦的企業,通常屬於靈活有彈性、任務導向、以員工為中心、講求績效的制度,而很少採取傳統的階層架構和打卡式的工作環境。這些年輕的執行長從小就看到父母為公司犧牲了許多時間,換來的卻只有幾句感謝;他們拒絕重蹈覆轍。因此在創業時,他們往往把彈性、有趣、兼顧工作與生活,視為核心價值。在他們所營造的工作環境裡,表現優秀者可以很快獲得晉升,每個人都有機會貢獻自己的想法,決策過程則通常是透明的。他們多半喜歡自許為「僕人領導者」(servant leader),不僅是要創建成功的企業,更要營造出民主的、有自主性的工作環境。「賣力工作,也賣力玩樂」是這個世代的座右銘。儘管你可能在這些公司的休息室裡看到球桌或 Wii,但你也很可能在深夜或週末時看到員工在辦公室裡收發電子郵件或趕案子。
擅長隨機應變
80後的創業家通常具備靈活的應變能力;他們多半採取「先做再說」的工作態度,而不會花費太多時間在事前的規劃上。他們不怕失敗,願意在必要時調整自己、改造自己,並能夠隨著迅速變遷的市場需求改變經營策略。對他們而言,經營企業之所以好玩,原因之一是企業是活的,他們隨時準備好把握機會。一旦失敗,他們會很快記取教訓,從挫折中站起來,趕緊迎接下一個重大的挑戰。
在每個世代,總有些創業家能轉型成功,帶領自己的公司成長、茁壯,而無法因應這其中的挑戰的,只好讓公司關門大吉。這樣的問題在80後身上可能更為嚴重,因為80後創業家通常缺乏傳統的管理經驗─相較之下,過去的創業家多半管理經驗豐富,因此能因應企業在擴大規模時面臨的挑戰。那麼,當公司逐漸壯大、成熟,並帶給這些年輕的企業家更多挑戰時,會發生什麼事呢?通常,他們會需要大人的監督;於是,有些年輕的創業家會雇用年紀較長、經驗較豐富的執行長,來帶領公司更上層樓。此外,他們也會發現,管理一家成長中的公司,並不像創辦新公司那麼好玩,於是決定將公司轉手他人─他們認為這樣做不見得代表出賣。但也有人決定繼續玩下去,以堅定的態度帶領公司邁向成長,並且發展出自己的管理風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