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溝通」定義為向另一人傳遞訊息的任何行為。因此,即使有一人無意溝通,還是可以產生溝通關係,只要其中一人影響了另一個人,溝通關係就產生了。在自閉症及其相關障礙的狀況中,孩子和別人之間通常有一道牆,阻礙了有效的溝通;這道牆分隔的是孩子和成人兩個截然不同世界,要打掉這道牆,雙方中勢必有人要改變,改變對大人而言,會比對孩子來說要來得容易些。首先,你的重要任務是幫助孩子用任何他能夠做到的行為,有意地與人溝通。

當父母問「能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成為真正的溝通者」時,我們知道這些父母想要的是一顆能夠快速解決問題的神奇子彈;他們希望「孩子習慣溝通」這件事,能夠自然而然在剎那間發生。他們通常往錯誤的方向尋找答案,期盼專家能做到「這件事」,或希望孩子自己可以做到「這件事」。讓孩子成為溝通者,父母就是最好的媒介管道,由於父母覺得他們過去的努力都毫無成效,因此鮮少把自己當作是幫助孩子學會溝通的答案。

珍娜十六個月大時,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玩,鮮少與別人溝通。她經常在她的床上玩著掛在上方的玩具吊飾。通常,當珍娜的母親進到這個小女孩的房間時,珍娜會揮動她的小手,好玩地拍打玩具吊飾。她會抱起這個小女孩,用這個動作回應她。母親把小女孩這個好玩的動作,當成她是在溝通說「抱我起來」的一個舉動。

她其實知道珍娜並不是真的在溝通,而只是在玩。不過,她知道回應孩子玩耍的行為,能夠把這些行為變成真正的溝通行為。在進行幾天這樣的「假裝溝通」之後,這名母親開始一項實驗:她走進房間,靜靜地等著看珍娜會怎麼做,珍娜開始對著母親站的方向揮動手臂,她現在揮動手臂不再是要玩上方的玩具吊飾,而是有意地去溝通,傳達「把我帶離這裡」的訊息。

母親成功地把珍娜只專注在自己世界的玩樂行為,轉變成有意溝通的方式,靠的就是把孩子的動作「看成是」她正在溝通一樣的回應,這個孩子的行為開始有影響力。

珍娜的故事顯示,在和孩子的日常接觸中,你有能力去幫助孩子用任何方式溝通。因為我們的孩子本身認為溝通是件難事,請盡量為孩子簡化溝通的過程,讓孩子能夠用他已經會做的簡單行為開始溝通。這個故事的重點,在鼓勵你去回應孩子任何一個自發的行為,然後等他們回應,這樣你是在教導孩子,任何行為都可以達到溝通的目的。你可能對孩子應該如何溝通自有定見:你希望孩子能夠說出自己的名字、辨別各種顏色、告訴你剛剛發生了什麼事。但請記住一件事:

孩子會先以他自身的經驗溝通,而不是傳達你的想法。

 

A029_讓孩子開口說話1.jpg  

五大策略讓孩子習慣與人溝通

 平衡

平衡指的是你們兩人做的互動量都差不多,這是互相輪替的概念;你先開始做一個動作,然後等孩子用他可以做到的任何方式回應,接著,他再等你把回應表達出來。研究發現,大人在與孩子溝通時,常會比孩子輪到更多次,孩子溝通的機會就少之又少。孩子開始溝通時會缺乏信心,所以你必須做的,就是等待,向他保證他有足夠的時間,用任何他能做到的方式來溝通。

 配合程度

回應孩子時,重點在於你如何回應。當父母用孩子能夠做到的方式做動作和溝通時,孩子會愈願意繼續溝通,也更常溝通。我們的行為愈貼近於孩子的行為方式、內容和意圖,孩子就愈有可能回應我們,並向我們學習。相當多的研究支持以下的結論:當成人改變自己,配合孩子的程度時,孩子就會習慣用任何可以做到的行為去溝通,以此來回應。如果孩子的生活同伴不配合孩子的程度,孩子就愈有可能自己一個人玩,不願與外界溝通。

 回應

在他能習慣與人溝通前,孩子需要你,以及與他親近的人,在他一開始的溝通階段支持他。試著把你對孩子早期溝通的回應,當成是必須定期給花朵和蔬菜施肥;每一次你回應孩子,你就是在幫助他發展溝通;每一次你忽略他的動作和聲音,孩子就會像沒人照料的花朵般枯萎。你可以像園丁一樣,不必對每個行為都施肥,不過要養成習慣,經常回應孩子的微小聲音和動作,這能大大幫助孩子溝通。

 

分享控制權

父母和孩子雙方都應該能有均等的機會,表達雙方所關注的事,也要確保「對話」屬於雙方。我們太常看到孩子和成人被動的溝通角色,干擾了學習溝通。當成人以一連串的問題和要求,去主導互動時,孩子會變得被動,很少練習到溝通。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這個成人讓孩子在溝通中決定所有事情、主導互動的方向,那麼成人本身也會變得被動,無法提供太多溝通模式。你的孩子可以在他還在學習非語言溝通時,就學習分享控制權。事實上,我們相信孩子愈快學會溝通是一來一往的交流,他就愈快會經常與人互動,最後成為習慣與人溝通的人。

 

覺得好玩有趣

一般人與自閉兒互動看起來像是壓力重重的工作,而不是好玩的遊戲。成人常常試著要孩子做些他沒興趣或能力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孩子比較喜歡一個人玩。不過,如果我們把溝通當成是好玩的遊戲,而不是無聊的工作,情形就會有所改變。當你把早期與孩子之間互動的動作和聲音,純粹當成與孩子互動的方法,輕鬆對待,孩子就會更常做這些動作,並且會有意地開始更常與人溝通。要讓孩子知道,他的所有正面行為都可以很好玩,也可以成為一種溝通的形式。

 

arrow
arrow

    智園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