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餅大戰

11歲的珍妮佛起床後會先整理她的床舖,環顧一下自己的房間,確定所有物品都完好無恙後,就到廚房去為自己準備早餐。她盯著冷凍庫看了一會兒,拿出裝了冷凍鬆餅的盒子,數了數,裡面有六塊鬆餅。她在心裡盤算著:「我今天早上吃三塊鬆餅,明天早上吃三塊鬆餅。」珍妮佛把她的三塊鬆餅烤過之後,便坐下來吃。

過不久,她媽媽和五歲的弟弟亞當到廚房來。媽媽問亞當早餐想吃什麼,亞當回答說:「鬆餅。」於是媽媽就到冷凍庫裡去拿鬆餅。這時候,坐在一旁仔細聆聽他們對話的珍妮佛,突然大發起脾氣來。

「他不能吃冷凍鬆餅!」珍妮佛一下脹紅了臉,大聲喊叫著。

「為什麼?」媽媽問,她的聲調和脈搏上升,不知道要如何解釋珍妮佛的行為。

「因為,那幾個鬆餅我明天早上要吃!」珍妮佛跳下椅子,大聲喊叫。

「我絕對不會讓你弟弟吃不到鬆餅的。」媽媽吼回去。

「他不能吃那幾個鬆餅!」珍妮佛此刻跟她媽媽面對面,大聲吼叫。

當這位母親意識到,女兒在這種情況下所展現的肢體和言語攻擊能力後,轉而失望地詢問兒子是否想吃別的東西。

「我要吃鬆餅。」亞當嗚噎地說,畏縮在他媽媽背後。

珍妮佛的挫折感和激動情緒猛然達到最高點,她推開母親,奪走裝了冷凍鬆餅的盒子,用力關上冷凍庫的門,還推倒了廚房裡的一張椅子,伸手抓了盛著烤好鬆餅的盤子,就邁步走回她的房間。只聽到她的弟弟和媽媽開始哭泣。珍妮佛的家人忍受這種天人交戰的時刻,其實已經不下數千次了。在許多情況下,這種大戰會比上述情況拖得更久、更激烈,而且還會有更多的肢體和言語攻擊(珍妮佛八歲時,把家裡車子的前擋風玻璃踢壞)。心理健康專家曾告訴珍妮佛的父母,她患有一種叫做「反抗叛逆症」的行為障礙。不過對於她的爸媽來說,單單症狀名稱,並不能說明珍妮佛發飆時所引起的混亂、騷動、創傷。她的兄弟姊妹和媽媽都怕她。

她極度善變和執拗的個性,讓父母需要不斷地保持警覺性,並為她付出大量的注意;相對地,他們原本希望能在珍妮佛的弟妹身上所投注的心力,便因此減少了。她爸媽經常吵得不可開交,都是為了找出處理她行為的最好方式;不過他們彼此卻都同意:珍妮佛讓他們的婚姻關係變得很緊繃。雖然珍妮佛的智商在中等以上,卻沒有什麼親密的朋友;原本跟她作朋友的小孩,到後來都會發覺,他們很難容忍她頑固的個性。

多年來,珍妮佛的父母曾向無數心理健康專家求助過,其中大多數都建議,他們對珍妮佛要施以更強硬的約束,還有在處理她的行為時要更有一致性。心理健康專家還教導他們,如何執行正規的行為管理策略(behavior management strategies)。當這個策略行不通之後,珍妮佛就開始服藥。她吃了數不清的藥物,但都沒有什麼顯著功效。從珍妮佛剛會走路時,爸媽首次注意到她的「不同」,經過八年的藥物治療,以及採用專家建議、作貼紙圖表(sticker chart)、暫時隔離(time-out)與獎懲種種辦法之後,珍妮佛並沒有什麼改變。

「多數人都無法想像,害怕自己的女兒是多麼丟臉的事,」珍妮佛的媽媽曾這麼說:「他們的小孩並不像珍妮佛,所以根本不知道這種日子是什麼滋味。相信我,在我夢想有小孩的時候,這並不是我所想像的。這簡直是場夢魘。」

「當珍妮佛在陌生人面前『發脾氣』時,你無法想像那種難堪,」她媽媽繼續說:

「我很想告訴他們:『我家裡還有兩個小孩,他們並不會這樣子,我真的是一個好媽媽!』」

「我知道別人會想說:『她的父母真是懦弱......那個小孩,真的需要好好教訓一頓。』相信我,我們已經試過所有招數了,但是沒有人能告訴我們如何幫助她......沒有人能告訴我們,她到底是怎麼了!」

「我憎恨自己現在這個樣子!我以前總認為,自己是個仁慈、有耐心、有同情心的人,但珍妮佛卻讓我表現出,我以前從未想過會有的行為。我已經心力交瘁,再也無法繼續這樣子生活了。」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有難以教養的小孩......你曉得的,就是有過動症或是缺乏注意力的小孩,我願意犧牲任何東西,來換一個僅僅有過動症或是缺乏注意力的小孩!像珍妮佛這樣的孩子相當少,這讓我覺得孤立無援。」

事實上,珍妮佛的母親並不孤單。其實有很多跟珍妮佛一樣的小孩,他們的父母很快就發現,諸如說明、講理、保證、管教、再三提醒、故意不睬、獎勵、懲罰等,通常能有效塑造其他小孩行為的策略,在珍妮佛身上並沒有相同的效果。甚至正規行為管理課程(即作貼紙圖表、有條件的獎勵和懲罰、暫時隔離),以及醫生一般都會開的藥物治療,都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改善。如果你之所以閱讀本書,是因為你也有一個「珍妮佛」,那麼對於她爸媽所感受到的挫折、困惑、憤怒、痛苦、罪惡感、吃不消、疲憊、絕望等情緒,你大概都能感同身受。

執拗火爆孩童的特徵

除了反抗叛逆症之外,像珍妮佛這樣的小孩,也有可能被診斷出,伴隨某一種精神障礙以及學習障礙,包括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情緒障礙(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和憂鬱症[depression])、妥瑞氏症、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包括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語言處理障礙(language processing disorder)、感覺統合障礙(sensory integrationdysfunction)、非語言學習障礙(non-verbal learning disability)、反應性依附症(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以及亞斯伯格症。這種小孩,也可以說是,具有難以相處的性格。不管給他們什麼樣的標籤,像珍妮佛這種小孩,都可以用一些特徵來辨別,也就是異常的執拗性以及低挫折容忍度;這樣的特徵,讓他們以及跟他們互動的人,生活很明顯地變得更加艱難、充滿考驗。

這些小孩在遇到挫折時,顯得難以清晰地思考;而且,即使是簡單的改變和要求,他們也常是以極端執拗的態度、言語或肢體攻擊的方式,來回應。這種小孩,我形容他們為執拗火爆(inflexible-explosive),這並不是因為我喜歡發明另一種症狀(目前已經有很多了),而是因為這個名稱比較精準,更能描述實際的情形,也能讓我們更加了解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協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智園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