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執的丹尼

我第一次見到丹尼和他的母親,是在他五年級的時候。他父母雖在丹尼七歲時離異,但仍然關係良好,並把他們自己視為「聯合父母」。丹尼和他妹妹,每週末會跟父親和他未婚妻待在一起。他母親形容,丹尼是個相當聰明的孩子(測驗顯示出他的一般認知能力優秀,沒有學習障礙),是個完美主義者,喜怒無常,容易發怒,天生就具有相當驚人的執拗性格,以及容易受挫。母親特別擔心丹尼的「憤怒攻擊」,自從他學會走路以來,一個星期就會發生好幾次。發生這種情況時,丹尼會用言語辱罵以及肢體攻擊,特別是當事情沒有順著丹尼預期的方式發生時,這種狀況更容易發生。但他的「憤怒攻擊」從來不會在學校發作。他母親也很擔心,這些攻擊行為,會影響到他妹妹;她有時候會因此害怕她哥哥,有時候又會很喜歡激怒他。

丹尼這幾年來,曾看過許多心理健康專家。就跟許多執拗火爆孩子一樣,他所患有的精神症狀也為數驚人,包括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反抗叛逆症、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之前,他的家庭醫師曾經讓他服用利他能(Ritalin)好幾年,但丹尼仍然持續喜怒無常、死板、脾氣火爆。替丹尼診斷出強迫症的精神治療師,接著開抗憂鬱劑給他服用,但這種藥物的治療方式,反而讓丹尼變得更激動和過動。

 

「丹尼處於愉悅的情緒時,只要一發生任何不是預期中發生的事,他就會開始罵髒話和打人,」他母親說道:「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有一天我開車載他,我只不過轉錯了彎,丹尼立刻變得激動,因為這樣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忽然間,這個十歲小孩在車上揍了我一拳!居然還是在我開車的時候,簡直就是瘋了!」

 

  「我已經厭倦別人跟我說,他會發生這種行為,是因為我是單親媽媽,其實我前夫仍非常關心丹尼,而且有些伴隨離婚而產生的後遺症,到現在都沒出現。他這些火爆行為,早在我們婚姻出現問題之前就開始了,不過我必須承認,他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比跟他父親在一起時,還要火爆一點。」

我跟丹尼見面時,他似乎對他母親所描述的行為,覺得非常後悔。他說自己已經很努力不要有肢體或言語上的攻擊動作,但他似乎就是不能控制。

在接下來某次療程開始時,他母親告訴我,那週丹尼最糟糕的失控行為:「昨天我跟他說,不要再打籃球,進屋子裡來吃晚餐。他發了一下牢騷,但我還是堅持他進來。不一會兒,他就脹紅了臉,並且用各式各樣的髒話罵我,他指責我毀了他的生活,我要躲在門後面,才能讓自己不要被踢到。我簡直嚇呆了,他妹妹也是;而且,這並不是第一次了。」

 

「二十分鐘後,他覺得很抱歉。但是這一切實在是太荒謬了,」母親這麼說:「我已經受夠了被他打,一旦他一發作,根本不可能跟他講理。」

「一旦他靜下來,妳會做什麼事?」我問。

「我會因為他對我罵髒話、踢我,而懲罰他,」母親回答道:「我認為他需要這些教訓。」

「我了解妳這種感受。妳能告訴我,當他出現這種行為時,妳是不是都會懲罰他呢?」我問道。

「當然會,」母親答道:「我才不會不管那種無禮不敬的行為。」

「當妳懲罰他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我問。

「他會發狂,」她說:「那真是恐怖極了。」

「可是,儘管處罰了這麼多次,他在言語和肢體上的攻擊行為還是很激烈,對不對?」

「那就是我來這裡的原因,」母親從緊咬的齒縫間,露出微笑。

「嗯,」我說:「如果懲罰有效,可以改變孩子的行為的話,我贊成這麼做。但是,我並不怎麼喜歡為了懲罰而懲罰。」

「什麼,你是說他做了這種事情後,我應該放過他嗎?」母親質問說。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說:「這種行為一定要制止。但是根據妳告訴我的情況,『不放過他』並沒有改變他的行為。」

那位母親思索了一下我的觀察。

 

「我那時想說,如果不斷這麼做的話,他終究會了解我的用意,」她解釋道:「我從來沒停下來想過,或許他永遠無法了解我的用意。」

「喔,我猜丹尼知道妳不喜歡他的行為,」我說:「事實上,我可以很理智地肯定,他甚至知道,妳希望他怎麼表現。」

「那麼他為什麼不去做呢?」母親質問道。

「我已經跟丹尼見幾次面了,我可以感覺到,他通常處在很不快樂的情緒中。我知道他並不太想到這裡來。他通常都是這樣的情緒嗎?」我問道。

「沒錯,」母親答覆道:「我們都叫他『愛生氣』,他似乎不太能過得很快樂……而且他很煩躁,好像不管什麼東西,都讓他覺得很煩。」

「他的生活多麼不愉快啊!」我說:「而且也會把周遭的人捲入這股不愉快的氣氛中。」

「我非常同意你的說法,」母親嘆息道:「但是,那又跟火爆、易怒、想要打我等等這些問題,有什麼關係?」

「嗯,如果我們認為,他是因為情緒差和易怒,而不是無禮或是故意反抗的話,那麼我想,我們處理他的方式,會很不一樣,」我說。

「我不懂你的意思,」母親說道。

「我的意思是,情緒差和容易發怒的小孩,通常不太需要更多的教訓,」我說:「在幫孩子降低易怒和激動這方面,我還沒見過『教訓』這個方式是特別有效的。」

「我還是不了解,為什麼易怒可以當作他對我不敬和發怒這些行為的藉口,」母親說。

「嗯,這比較像是解釋他行為的說法,而不是藉口,」我回答:「不過,如果一個人整天都處於易怒和心情不佳的情緒中,他就會將任何請求、改變或是不便,當作是要他額外付出心力的要求。妳想想,一天下來或者一週下來,一個人用來處理這些情況的心力會耗盡;所以會把易怒、心情差的人推向爆發邊緣的事情,經常都不是什麼大事,而是在他耗盡最後一滴心力之後,所發生的任何事。」

 

「妳不妨設想一下,妳已經工作了一天,疲倦得要命,」我繼續說道:「這個時候,大概是妳適應力最差、也最不能變通的時候,任何芝麻小事都很容易讓妳發脾氣。我認為,丹尼無時無刻都處於這種心理狀態。」

「我絕對不會跟他說,因為他容易發怒,就可以打我。」母親說道。

  「喔,我並不是說,妳應該容許他打你,」我說:「打人這件事要制止,但是要制止打人、怒罵、發怒的話,我們可以把重心放在他爆發脾氣之前,妳能怎麼做,而不是在他爆發脾氣之後,妳要怎麼做;而且我們必須留意一切會引起他執拗和火爆的原因。根據到目前為止,我所看到的一切,幫助他控制情緒,會是我們需要先做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智園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