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四大迷思

文出 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為什麼讓幼兒多玩一點、少背一點

誤導:社會性傳染疾病

    恐懼、罪惡感及挾科學之名的媒體宣傳廣告在家長及教育工作者之間造成一股不小的驚慌騷動。這股驚慌騷動像傳染病般四處蔓延,結果造成我們的社會產生四種不健全的育兒迷思。各位看看是否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迷思之一:快即是好­─咻!

講求效率的現代社會最高指導原則是:快即是好。不管是食物或燃料,或甚至減肥產品;我們這個社會注重的是速度以及用最少時間做最多事情。

        許多人心照不宣的既定觀念是,快馬加鞭提昇孩童認知及社交方面的發展。我們不但要他們很早便開始學習做功課,我們甚至把小孩子打扮成小大人。根據某些人類學專家表示,我們不習慣看到孩子與大人之間能力方面的差異,因此現代人很多會“自我降格”或“將孩子升格”。所謂自我降格就是大人會在行為舉止上做調整,以便迎合孩子的程度。比方說,我們會自動調整講話用辭到我們認為孩子可以接受的程度。至於“將孩子升格”方面,我們會先入為主地認定孩子比他們實際表現要聰敏許多,比方說,我們會認為寶寶一抬手或一舉腳便是在和我們進行“溝通”。這兩種作法都沒有錯,有時甚至能加強孩子發展。然而,隨著大人與小孩之間的差別愈來愈模糊不清,這兩種做法有逐漸失控的趨勢。幫幼小孩童安排上課或參加社會性活動會造成催促孩子轉移注意力,提早結束童年。如此一來,我們等於是將孩子們拉入成人緊張、匆促、忙亂的世界之中。

 

迷思之二:分秒必爭

 “分秒必爭”可以是件好事,端視你從哪個角度詮釋。然而,如果是從急如星火的父母的角度來看,“分秒必爭”的意義便非悠哉度日,反而是盡其所能地爭取分分秒秒為孩子安排各種學習課程及或動。在這些父母觀念中,所謂“分秒必爭”是:如果孩子將來要成功,現在的每分每秒都不能輕易浪費。目前社會趨勢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將哈佛大學認知心理學研究中心創辦人傑榮布魯納的論點奉為圭臬。布魯納主張我們能隨時隨地以發展智能為手段教導孩子任何學科。

     然而受到尚恩皮亞傑及李夫維高斯基學說影響的發展心理學卻表示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孩子在學習方面,就品質層面和大人是很不一樣的。孩童在學習方面是非常主動的,他們會自行構造出和大人完全不一樣的現實概念。他們不會等著我們來教他們關於這個世界的運作及現象道理。由於我們過於擔心無法提供孩子充裕的教導,反而忽略了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潛藏天生智能。這些天生能力在孩子準備好開始學習這個世界時,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當然,一個充滿關愛,豐裕的環境能提供更多助益。在此,玩的重要性再度浮現。幼童能從玩耍中學到許多常識,玩一點也不浪費時間,誠如本書之重點:玩耍等於學習。我們必需讓幼童過他們想要的日子,而不要將把握每分每秒視為他們未來成功的基準。人生不需排練,人生是一連串的過程!

 

迷思之三:父母是無所不能的

    許多父母堅信只有他們才能確保孩子在智能、運動體能、藝術修養、情緒調節及社交能力等方面發展的唯一督導人。但仔細想想,孩子充其量只是我們人生中的過客之一。孩子以獨立個體來到這個世界上,一方面接受我們的照護關愛,一方面提供我們心靈上的充實愉悅感。父母並非全能,父母至多只是陪伴孩子走過發展迷宮的人。無論父母付出再多心力,他們終究無法根據眼前為孩子提供的各種經驗,決定孩子的未來。

        我們固然不否認童年的重要性(誠如莎士比亞所言:“兒童是未來的棟樑”),或父母及照護者的重要性,我們的社會文化已經開始走偏激了。現代觀念裡,童年被視為是成年期的基礎。所有那些嘻嘻哈哈、胡鬧玩耍的舉止或異想天開的念頭都被視為非去之為快不可的疾病,而非人生旅途中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的階段!而且父母們會急著幫孩子盡可能快些除去童稚氣。為什麼呢?因為現在的父母被冠為孩子智力及能力的始作俑者兼設計師。但是,這個我們似乎有逾越扮演這個角色的傾向,一件雕塑作品需要雕刻家從無到有的整體創作;但是孩子們有自己的創造力,他們生來已自備黏土(大腦及龐大的學習動機)足夠提供雕塑的架構並自己從事塑形的基礎工作。做父母的大可安心,沒有必要擔任孩子未來生活的雕塑家。說真的,抱持這種心態的父母等於是被矇騙住了。

 

迷思之四:孩子是一張白紙

    如果說父母是萬能的,而且還負責教養孩子,培養他們一身技能以應付未來的話,那孩子還剩下什麼好做的呢?當然不可能擔任主導角色,充其量只能像個後座乘客任由前面開車的人決定要到什麼地方。這不僅只是意象,還是普遍存在的事實,現代的小孩子很多都坐在車裡讓爸爸媽媽四處載他們去上各種才藝班或訓練活動。同時,此意象代表著今日孩子多半被動地等著大人安排好的活動為他們的生活添加色彩。孩子們似乎對來往於不同活動之間以及參加各種課程一付興致勃勃的樣子,但我們這麼做或許會造成孩子對追求知識不懂得採取積極主動態度。所以我們才會聽到許多學齡孩子經常抱怨:「我好無聊喔!」那些抱怨無聊的孩子通常都是等著別人來告訴他接下來要做什麼活動。這些空閒時不知該做什麼的孩子通常沒太多創意力。

        從觀察孩童發展過程,我們得知,孩子們來到這世上是為了認識並適應他們所存在的世界。他們全盤吸收所有攤排在他們眼前的各種資訊及知識。在此所指的吸收帶有融會貫通的意義。孩子對知識有無窮無盡的索求。你可曾注意過孩子總想要知道每件事,而且如果我們隨便搪塞解釋,他們便要耍性子鬧脾氣?一旦他們開始會問「為什麼?」之後,我們幾乎不停地回答孩子一個接著一個沒完沒了的問題。孩子也許會用不同眼光看這個世界,但是他們同時也努力試著透過我們的眼光看這個世界,並且還能一點一滴地達到目標。

        如果說孩子吸收資訊的情況好比海綿一樣,那麼,那些宣稱可以讓孩子很快學會某些技能的玩具或活動又有什麼不好呢?其中一個問題出在,我們是站在我們自己的出發點上訓練孩子;另一個問題是,那些安排設計過的玩具及課程並不見得屬於真正的學習。要了解我們的說法,你必須先懂得區分真正學習與表面學習之間的差別。所謂真正學習是,孩子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技能應用於實際生活當中。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學會騎腳踏車,他們便能騎所有不同樣子的腳踏車(當然要和小孩子的身材相配合)。如果他們學會將兩種東西加在一起,他們便能將這加法數數的技能拿來應用點數任何物品。當孩子能將他們在初始學習環境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別的地方,那這便屬於固定學習。能將我們習到的知識學以致用,便是一種轉移默化。很不幸地,許多早期幼兒教育並不教導孩子能轉移默化的技能,反而只教他們表面上的技能,只能在某個特定學習範疇之內用到的技能。當學到的技能只可以應用在限定範疇內,我們便無法充份發揮想像力與創意,不懂得以嶄新、趣味的手法應用我們的知識。

        請不要誤解我們要各位父母袖手旁觀,讓孩子去自行發掘每件事。想想看如果父母從來不教孩子任何東西,也不曾說:「不行,那樣不好」,或從不跟孩子解釋事物的作用及道理,那會造成多麼不堪的後果。我們的意思是:把孩子當成一張白紙,以分秒必爭心態安排他們的時間對孩子和我們都不是健康的作法。如果一有機會就想要教導孩子,在這樣高度制式化的環境中,孩子永遠無法自行學習探索。等到正式開始接受教育時,這些孩子根本沒有準備好可以自行學習;而且,一旦他們沒有答對問題,他們便會馬上產生挫折感。有些人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比一次就答對還來得多。我們不需要造就出小小完美主義者!我們的任務是將孩子視為採取主動的小小學習者,將整個生活環境視為提供各種有趣課程的大操場,找出一個皆大歡喜的中庸作法來教養孩子,同時保有不受限制約束的歡樂童年。教育孩子應該是採機會教育,而非硬性規定他們該怎麼做;並且在孩子情緒得到充分支持的情況下進行機會教育。

        這四大過度渲染的迷思讓我們的處境非常尷尬。就某一方面而言,我們體認到事情發展的方向偏歪掉了,而且我們將孩子的童年視為成年期的準備學校,我們所犧牲的是童年寶貴時光,取而代之的是這個忙碌社會的高標準要求。你也許會想:「如果說社會生活步調如此急速,難道我們不該讓孩子搭上這班高速列車嗎?」就另一方面,我們和那些希望孩子能在公園裡恣意玩耍的父母及老師一樣,都衷心期盼學校仍繼續安排用手指塗鴉的繪畫課。到底有沒有可能讓孩子一面學習,一面仍享有快樂正常的童年呢?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父母們放下心來,好好享受陪孩子長大的時光呢?有沒有什麼做法可以讓老師們回復遊戲即學習的教學心態,並體認社交能力和學業技能的同等重要性呢?這些問題很簡單,答案都是可能的。如果我們懂得應用科學實驗結果,我們便能導正關於孩童發展的誤解迷思,同時以適當做法教養出快樂、健康、聰明的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智園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